票房越高争议越大,今年这6部电影,是实至名归还是徒有其名?
票房越高争议越大,今年这6部电影,是实至名归还是徒有其名?
转眼间2024即将过去,相信读者朋友们已经看过不少列举十大烂片、十大佳片的榜单。
但其实,今年除了好坏榜单之外,还有一个榜单非常值得说一说——
争议电影
电影是艺术也是商品,既然要卖东西就少不了吆喝。
而在电影营销成本比重越来越大,甚至超过电影本身的当下,营销所换来的财富与争议也就随之而来。
今年,有不少电影虽然卖出了好票房,口碑也还行,但每每提起它们时,总是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出现。
有喜欢到不要不要的,有讨厌到满腔怒火的。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到底是什么电影能造成如此巨大的争议呢?
下面,得哥就列出六部电影。
这几部电影票房都非常高,光是年度Top10中就有好几位,可争议同样非常大。
有人看完竖起大拇指,有人看完只想吐一口唾沫,排名有先后咱们倒着说——
六、《抓娃娃》
评分:7.1分
票房:33.27亿(年度票房第三)
沈腾与马丽 的第七次合体,含腾量高达100%。
本片据说是早在2015年就开始筹备了,当时剧本名字叫《资本接班人》,大概讲的也是贫富差距的故事。
本来主角是沈腾与马丽,最后却在资本干涉下改成了台湾女星宋芸桦。
也就是后来的《西虹市首富》。
直到今年这部电影终于上线了,开心麻花正统出品,电影中还有不少这十年来沈腾马丽宇宙中的彩蛋。
故事讲的是一对儿富豪夫妇,大儿子娇生惯养把号练废了,于是在二儿子幼年时期就搭建了一整片区域的穷人场景。
只为锻炼儿子的心性,好让他能够在未来接受财富。
沈腾马丽一出手,喜剧包袱就不用多说了。
得哥对这部电影评价很高,作为一部喜剧片,本片笑点密集,包袱质量很高,沈腾与马丽的配合更是天衣无缝,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而且烂俗掉凳的包袱非常少,很多笑料的设计都很精巧,各种连续升级、callback设计让人拍案叫绝。
总之从喜剧角度看,这部电影绝对物超所值。
在沈腾+马丽的加持下,整个电影院大盘也得以飞升,还没上映就有差不多5亿票房。
然而票房高争议也大。
电影票房大卖时,著名导演陆川就曾跳出来说《抓娃娃》是低质强碱性电影。
当然我们都知道,他就是酸。
但观众的吐槽声也不少。
因为剧情是“富人装穷”来教育儿子,很多人表示电影的价值观令人不解,认为编剧这是对穷人生活的一次巨大的嘲笑与消费。
也有人同情被主角“欺骗”的孩子,认为孩子还没出生就被一场谎话笼罩,实在太可怜。
还有人说电影“教育味儿太浓了”,总感觉像是父母在训自己。
还有人说开心麻花只会做喜剧,这电影只是一部挠人胳肢窝的电影而已。
但得哥认为,仅因为这段情节就给《抓娃娃》打一星实在太不妥。
说白了,《抓娃娃》在结局中也有反思强制干预了孩子的人生,并没有宣扬什么价值观。
而所谓的“教育味儿”太浓,这也是无奈之余,毕竟一旦涉及这种广泛的议题就没有标准答案,怎么说都会得罪人,只能说这就是剧本命里自带的弊端。
五、《飞驰人生2》
评分:7.6分
票房:33.98亿(年度票房第二)
韩寒“失踪”5年回归的电影。
作为春节档电影,《飞驰人生2》应该是所有电影中营销量最少的一个。
当然主演们也有宣传,但作为电影的门面担当,韩寒却在宣传期间几乎全程隐身,或许是想和同台竞技的贾玲 打个反差效果。
当然观众还是喜欢韩寒的,再说阵容上还有沈腾、尹正、贾冰等演员,吸引力绝对有。
故事开场就交代了《飞驰人生》的结局。
飞下山崖的张弛并没有死,但也没有一跃成名,因为铅封没有找到,赛委会不能确定成绩,张弛又被打回原形,去了一家驾校当教练。
后来一家老头乐工厂找到张弛,想资助他比赛从而振兴工厂,张弛本想骗钱,却意外结识了天才少年厉小海,于是重振旗鼓,再度挑战巴音布鲁克比赛。
《飞驰人生2》的核心与第一部一样,同样是中年男人的困境。
因没有铅封,张弛生涯最后一战被戏剧性抹杀,从此张弛一直生活在失败阴影中,在理想与柴米油盐的现实中撕扯...
剧情内核在线,而在喜剧内容上,因为有沈腾坐镇,再加上主演几乎都是喜剧演员,笑料虽说算不上密集,但质量同样很高。
刚上映“巴音布鲁克的土”的梗就迅速出圈。
可同样因为剧情原因,很多人也吐槽韩寒这么多年拍的都是同一部电影——
中年男人没完没了的困境。
从早期的《后会无期》《乘风破浪》到现在的《飞驰人生》,韩寒一直在重复一套剧本,虽然场景不同,但主角们的状态几乎都是一样的,观感让人乏味。
范丞丞拙劣的演技也让人印象深刻。
而同时,《飞驰人生2》因为主演阵容几乎都是男性也饱受争议,女性角色几乎是完全消失的。
全片无论是剧情还是演员都是围绕男性。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部电影就是纯纯的“老登电影”。
不知道韩寒在看完这些评价后,会不会在下一部电影中考虑多加入女性演员呢?
四、《默杀》
评分:5.9分
票房:13.51亿(年度票房第六)
《误杀》的导演,也是陈思诚好兄弟柯汶利的新电影。
这部电影不仅有着明显的陈思诚印记——
一群华人在东南亚作奸犯科。
而且同样是“翻拍”电影,不过是翻拍柯汶利自己在2022年的同名电影。
22年版《误杀》演员阵容比较普通,且都是在马来西亚、台湾、新加坡这些市场,2年后再翻拍就进行了一轮全新升级,而目标就是中国这个庞大的院线市场。
才2年就翻拍一遍,但事实证明,陈思诚就是有商业头脑。
《默杀》一举拿下13.51亿票房,连续十天拿到票房日冠,而陈思诚的制胜法宝还是那三板斧——
人性、犯罪、反转。
电影围绕一场女高中生遭受霸凌坠楼身亡的惨案,几名主要角色悉数登场。
有的人为了保护女儿,有的人为了为女儿报仇,每个人都游走在法律边缘,实施着心中的秘密计划。
电影前半段还算是中规中矩的犯罪片,而随着后半段开始,陈思诚大法也终于发作——
剧情三分钟一个小反转,五分钟一个大反转,刚刚好人一下成了坏人,坏人一下子成了受害者,然而虽然反转数量多,却质量奇差,什么逻辑惯性通通都扔进厕所。
完全是为了反转而反转。
剧本像是AI写的,将一切重口味词汇都投入了进去,出来了这么一部大杂烩。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是因为整部电影的元素齐全,各种奇观景象层出不穷,神经每时每刻都是紧绷的,肾上腺素飙升。
而讨厌这部电影的人,则是认为陈思诚和柯汶利向市场谄媚太多,这就是一部短视频集结篇。
然而相较于前两部虽然有争议但手握7分的电影,《默杀》却只有5.9分,都没及格。
你也能体会到这部电影大概处于什么位置。
三、《好东西》
评分:9.1分
票房:7.02亿(仍在增长中)
如果说《飞驰人生2》是男性视角被骂,那《好东西》就是因女性视角被骂。
近几年,随着性别议题席卷各大平台,越来越多的资本盯上了这块蛋糕,“杨笠”们如雨后春笋,电影自然不甘其后。
海外女性电影早就泛滥了。
《芭比》《某种物质》《可怜的东西》等等,漫威DC更是开足马力,结果都赔了个盆干碗净。
而国内这部《好东西》说实话真的不一样。
她并不是那种“打着女性旗帜实则道德绑架的烂片”,而是真正想要探讨女性的电影。
(以上是得哥想法)
本片导演邵艺辉曾在2021年用一部《爱情神话》拿到8.1高分,而这部《好东西》和前作一样,剧情几乎没什么可以下笔的主线部分,全片像散文故事一样,通过不断描绘几个人物,来勾勒出一种社会群体的形象。
实话说,得哥对这部电影评价很高。
除了堪称妙绝的剪辑和配乐之外,邵艺辉真真切切在解构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背后的构成关系等等。
这当然不是一部“拳”电影。
她抨击了那些爹味十足的中年男性,也抨击了那些借着女性困境吃人血馒头的伪女权们。
而《好东西》遭受争议的问题也来源于此。
一方面,有人说《好东西》并不算一部“电影”。
它没有主线剧情,也把什么承转起合、角色弧线基本法都扔在一边,比起电影,它更像是2个小时的情景剧。
而另一方面则是性别战争。
看过的,没看过的几乎都有自己的立场,所有参与争论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主观身份。
而讽刺的是,作为一部“女性电影”,在上映后竟然有很多女性因“邵艺辉偏袒男性,没骂男人”而被骂。
这一幕估计会计入下一部电影素材了。
实在太讽刺了。
二、《末路狂花钱》
评分:5.3分
票房:7.81亿
说实话,这是今年最让我难以置信的电影。
贾冰主演,加上谭卓、小沈阳、于洋、宝石、蛋壳,虽然阵容也算不错了,但怎么看也就是高配网大的水准。
别说称霸院线,能拿个不错的成绩就烧高香了。
结果愣是打下来7.8亿票房,差一名就挤进今年票房Top10。
为啥呢?
我思前想后,估计是题材占了便宜,再有同行衬托。
该片5月1日上映,当时上映的电影《维和防暴队》《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儿》这都是烂片中的烂片,其他电影也几乎可以不提,也就《九龙城寨之围城》尚可一战。
但人家是港式动作片,而《末路狂花钱》是唯一的喜剧,慢慢地竟然在这场长跑中坚持了下来。
片名完美致敬开心麻花玩谐音梗,在经典电影《末路狂花》加了一个字,而剧情还是网大老一套:
说贾冰饰演的主角抠嗦了一辈子,突然查出来重病时日无多,于是拿着自己攒下的一百万带着兄弟们挥霍。
第一趴就是纯小视频,贾冰带着几位配角一路狂造,但也没造出什么花来,充其量也就是住个五星级宾馆,吃个龙虾自助餐而已。
精彩程度还不如探店视频,编剧想象力也就到这了。
到后面突然成了中年男人的集体意淫。
说哥几个没花掉贾冰的钱,反而给他买了墓地,贾冰很感动,依次完成他们的梦想,而他们的生活也有各自的烦恼——
一个软饭硬吃被人骂,一个玩忽职守被辞退,一个只会画饼被孩子嫌弃的“好爸爸”。
你以为这是替中年男性说话,实则细看,他们都是咎由自取。
到最后就突然包饺子了,皆大欢喜了。
而这一场闹剧的买单人竟然是贾冰的妻子,她拿出私房钱为哥几个置办了一个饭店。
说真的,那些骂《飞驰人生2》的人真应该看看这部电影,这才是真正的“老登电影”。
然而这样一部电影愣是拿到了7.8亿票房,贾冰的票房号召力飞升一线,你不服不行。
一、《热辣滚烫》
评分:7.5分
票房:34.6亿(2024年度第一)
2024票房最高的电影,也是2024争议最高的电影,没有之一。
要问为啥,只因为她颠覆了行业与所有人的共识。
贾玲打破了两项常规。
一个是跨界导演必输的魔咒。
此前跨界导演不少,光是综艺咖就有何炅、蔡康永、小沈阳等等,但无一例外全都扑街,更封死了自己的导演路。
另一个是翻拍。
翻拍曾经是国产电影的香饽饽,但后来竭泽而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无脑翻拍,观众也难免反感这种抄作业的行为。
结果呢?
贾玲愣是拍出了一部叫好又叫座甚至在全世界影响力都首屈一指的翻拍电影。
这成绩,想都不敢想。
当然《热辣滚烫》为什么能成功呢?
我愿称之为今年,乃至近十年营销最成功的电影,完全可以看作是电影营销的天花板。
在拍电影之前,各大卫视跑不停的贾玲就突然没有了音信,她放弃了所有通告,宛如人间蒸发,许多人甚至都忘了这个人存在。
而贾玲在这段时间只做一件事——
减肥
曾经贾玲在人们心目中是圆滚滚的胖女孩,体重最高的时候是210多斤。
而经过10个月零20天的超高强度减肥计划,贾玲体重成功掉到了109斤,再加上体能训练,不光人变苗条了,整个脸的气质完全变了。
一个可爱敦厚的小胖子,瞬间成了坚毅果敢的大女人。
用反转全国人印象的方式,来宣传一部电影,这个营销你能学会也未必做得到。
《热辣滚烫》上映前,电影虽然营销拉满,但都是影片中的片段,和贾玲成功减肥的话题,没人见过她减肥后的样子。
直到上映后,这场全国人民参与的猜谜游戏才能解开,电影最后的彩蛋甚至是贾玲的减肥纪录片。
而此时观众买票的意义早就超过了电影本身——
比起电影,他们更想看的是贾玲现在啥样了。
营销太牛了,值得列入全世界的营销教科书。
除了减肥成功之外,还有几点成功原因。
一方面,贾玲的路人缘很好,虽然只是综艺咖,但因《王牌对王牌》中与沈腾完美合作的表现,甚至能做到与喜剧女王马丽分庭抗礼。
另一边,今年春节档是口罩后第一个春节档,全国人民压抑了太久,迫切需要这样励志的主题,再加上性别议题火热,大女主的电影在话题上就有天然优势。
种种效果叠加之下,《热辣滚烫》就成功了。
当然电影完成度也不错,虽然算不上多惊艳,但中规中矩,得哥坚定地认为抛开一切外场元素,《热辣滚烫》也算不上是一部烂片。
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你享受了营销成功的红利,也要承受副作用的反噬。
《热辣滚烫》成功后,许多人表示不喜欢,甚至说这根本就不是一部电影,无非就是抄作业+搞营销。
还有人说,我凭什么花钱看贾玲的减肥纪录片?
毕竟当一部电影它的营销大过了电影本身,又因此获得了大量关注与票房。
说白了这就是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反面案例——
营销做好了,票房也能高。
观众讨厌这部电影其实和讨厌爱炒作的明星是一个道理,认为这部电影徒有其表,德不配位。
而《热辣滚烫》的成功也让业界为之震荡,宣发成本开闸放水,各种渠道百花齐放。
这不,易烊千玺的《小小的我》正在复制贾玲的营销玩法,所有资料就是不给你看正脸。
第二个《热辣滚烫》,来了。
最后
以上就是得哥看过的6部高票房高争议的电影,虽然有争议不代表就是烂,相反,可能精准切中了某些社会话题,或者行业现象。
虽然2024过去了,但这6部电影的影响会一直存在,毕竟这么高票房,好多人盯着呢。
——全文完。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